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专家

全国服务热线:
0531-82785868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0531-82785868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销售电话:0531-82785868

生产调度:0531-82785868

公司邮箱:wohushansnc@163.com

公司地址:济南市南外环路南3公里

首页 > 环境保护 > 济南卧虎山建材应急预案

济南卧虎山建材应急预案

来源:http://www.jnwhs.com浏览量:2025发表时间:2019-02-28 16:42:30


编号:市中卧建字[2018]01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1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

 

 

 

 

 

 

 

 

编制:(人员签名)                               

 

评估:(人员签名)                               

 

复核:(人员签名)                               

 

批准:(人员签名)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        日批准发布,        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签发人:

        

 


目录

1 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编制依据 3

1.3适用范围 5

1.4 工作原则 5

2 企业基本情况 6

2.1 公司概况 6

2.2 厂区生产状况及周边状况 6

2.3 生产工艺流程 8

3 环境风险评价 11

3.1环境风险识别 11

3.2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 11

4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2

4.1应急组织体系 12

4.2 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12

4.3 应急组织体系职责 16

4.4 外部指挥与协调 17

5 预防与预警机制 18

5.1 预防 18

5.2 监控 18

5.3 预警 19

6 应急响应及处置 22

6.1 应急响应 22

6.2 应急措施 23

6.3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24

6.4 应急监测 28

6.5 信息报告与处理 28

6.6 应急终止 29

7 后期处置 31

7.1 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 31

7.2 调查与评估 32

8 应急保障 34

8.1 应急装备、设施检查与维护措施 34

8.2 应急队伍保障 34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4

8.4 应急资金保障 35

8.5 交通运输保障 36

8.6 技术保障 36

8.7 通信与信息保障 36

9 宣传、培训与演习 37

9.1 宣传教育 37

9.2 培训 37

9.3 演习 38

9.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9

10 责任与奖惩 40

10.1 责任 40

10.2 奖惩 40

11 预案管理 42

12 附则 43

12.1 名词术语和定义 43

12.2 应急预案备案 44

13 附图 45

 

 

 

 

 

 

 


1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积极应对物料泄漏或火灾等事故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订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20151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1996515日颁布,2008228日修订,2017627日第二次修订,20181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20161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修正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111日起施行);

(6)《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200951日起施行);

(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

(9)《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5.1);

(10)《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专家管理办法》(环发[2010]05号)

1.2.2 部门规章

(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2)《关于发布<< span="">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1199号)

(3)《关于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20069号)

(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74号)(20161212日)

(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部令第34号)(20154)。

1.2.3技术规范

(1)《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鲁政办发〔201415号)

(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8日起实施

(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5)济南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济环字[2017]17

(6)《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20号,2012.5.31

(7)山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鲁政发〔20125号)

(8)《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试行)》

(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

(10)《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11)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转发《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鲁环函〔2012509号文)

1.2.4 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8)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10)《山东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56-2006

1.2.4项目编制依据

1) 公司基本资料

2)《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3《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4)《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3适用范围

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Q1M1E2,本预案适用于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或可能造成的事件及其他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在我单位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企业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装置、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等因素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本预案涉及公司内部各部门。

1.4 工作原则

企业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相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3)建成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环境突发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应急时快速有效。

2 企业基本情况

2.1 公司概况

2-1 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

单位名称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

单位所在地

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复兴村村东

所属行业类别

C3011水泥制造

法定代表人

高登璐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1035537154000

所属集团

/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注册资本

3000

总投资

1960万元

厂区面积

173593平方米

企业规模

中型

建厂日期

1983

最新改扩建日期

2017

从业人数

86

经纬度

中心经度116°58′1′′

中心纬度36°34′26′′

联系方式

胡宝东0531-81788214

历史事故

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前身是济南市中卧虎山水泥厂,公司于1983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173593平方米,建设有3座立窑,年产水泥30万吨,公司于2009年上半年对3座立窑进行关停并拆除,并通过山东省关停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领导小组核查验收;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鲁经贸运字[2009]375对该公司拆除立窑改建水泥粉磨站项目进行了批复。济南市环保局于20104月以济环报告表[2010]31对水泥粉磨站改造项目的环评进行了批复,原项目建成后水泥粉磨站的生产规模为80t/a,包括北线粉磨站(2Ф2.2m×7.5m)和南线粉磨站(1Ф3.2m×13m)及其配套设施,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直径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属于淘汰类,因此,北线粉磨站于201210月淘汰并拆除,南线粉磨站生产规模为60t/a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熟料、粉煤灰、石灰石、石膏、矿粉(微粉)。

2.2 厂区生产状况及周边状况

2.2.1 公司生产所用原辅材料及产品

2-2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

序号

原材料

单位

消耗量

来源

1

熟料

t/a

40

外购

2

粉煤灰

t/a

2

外购

3

石灰石

t/a

4

外购

4

石膏

t/a

4

外购

5

微粉

t/a

10

外购

2.2.2 主要生产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详见下表2-3

2-3 本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套)

设备来源

1

水泥磨

φ3.2×13m

1

国产

2

石灰石破碎机

PCS 1418

1

国产

3

辊压机

XYG-120-150 

1

国产

4

打散机

DSF55/120

1

国产

5

包装机

BHYW-8

3

国产

6

除尘器

详见表10

24

国产

本项目共布设24台除尘器,除尘器详细参数见表2-4

2-4 本项目布袋除尘器设置一览表

序号

除尘器及型号

处理风量(m3/h

数量(台)

位置

排气筒高度及内径

1

DMC-24

2200

1

粉煤灰储存仓仓顶

30mФ200mm

2

DMC-24

2200

1

矿粉存仓仓顶

30mФ200mm

3

DMC-24

2200

1

矿粉配料仓仓顶

30mФ200mm

4

DMC-24

2200

1

粉煤灰配料仓仓顶

30mФ200mm

5

ZQF-41

6000

5

散装水泥装车口

15mФ200mm

6

DMC-24

2200

3

水泥仓仓顶

30mФ200mm

7

ZC-7212

30000

1

包装水泥仓仓顶

30mФ570mm

8

JDMD-II1602

20000

1

混仓

15mФ350mm

9

LJHF34813

40000

1

破碎机

 15mФ700mm 

10

LJHF34813

40000

1

熟料进料口

15mФ700mm

11

MX96-B

40000

1

辊压机、打散机

15mФ700mm

12

ZF-48

40000

1

磨机

 15mФ700mm 

13

ZC-7212

30000

2

包装机

15mФ570mm

14

DMC-128

11000

4

袋装水泥装车口

15mФ300mm

合计

24

/

/

2.2.3 公司周边状况及周边环境敏感点

本项目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复兴村村东占地面积173593平方米,厂区周边交通较为便利。

企业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企业周边5km范围内不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企业雨水通过泄洪沟排入大涧沟,据调查纳污河流下游10km范围内不存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厂区内生活污水排入厂区旱厕沤肥,由附近村民拉走;无生产废水产生。经查该范围内不涉及生态红线保护区域,也无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但河流两侧有耕地及基本农田。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条件、企业三废排放情况及厂址周围环境概况,确定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半径5km的范围。

项目周边主要居民区、学校、水体、农田为敏感目标,详见表2-5

2-5  项目周边主要风险受体分布情况

序号

保护类别

敏感点名称

相对现有厂区边界

人口

主要环境风险受体

方位

距离(m

1

复兴村

W

邻近

600

2

雍景郡

NW

1400

1550

3

鲁能领袖公馆

E

1500

800

4

南康新居

NE

1487

1450

5

徐家庄

NW

1810

800

6

展村东村

NW

1950

1500

7

中海铂宫别墅

NW

2000

1000

8

邵而东村

SW

2000

800

9

吴家村

S

2050

2000

10

西仙村

S

2260

1500

11

小白庄村

W

2300

600

12

展村西村

NW

2530

700

13

邵而西村

SW

2500

750

2.3 生产工艺流程

本项目为水泥磨生产线项目,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2-1  水泥粉磨站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卸车及储存

外购熟料、石灰石和石膏进厂后进入封闭式料棚卸料,粉煤灰和微粉进厂后由气力输送到圆库,石灰石经破碎机破碎后直接由封闭管廊输送带送入石子库储存。

产污环节:本工序产生的污染主要为原料卸车产生少量无组织粉尘、石灰石破碎产生的粉尘、破碎机产生的噪声。

2)水泥配料站及输送

水泥配料站有2座圆仓用于熟料存储,1座用于微粉存储,2座用于粉煤灰存储,2座石灰石料库,1座方库用于存储破碎后的石灰石储存以及1座石膏密封堆棚。熟料、粉煤灰、石灰石和石膏通过定量给料机按比例计量控制卸出,通过胶带输送机喂入辊压机挤压后,出辊压机的物料进入打散机分选,粗料再返回辊压机重新挤压,细粉喂入球磨机进一步粉磨。

产污环节:本工序产生的污染主要为配料及原料输送和辊压、打散工序产生的粉尘。

3)水泥粉磨

来自水泥配料库的混合料经胶带输送机喂入水泥磨粉磨,水泥磨房为全封闭式,出磨物料加入微粉均质后经提升机送至水泥圆库储存。

产污环节:水泥粉磨机粉磨物料产生的粉尘、水泥粉磨机产生的噪声。

4)水泥储存及散装

本项目成品依托现有的16座水泥库,包括5φ12.5×23.5m圆仓,5φ7×16m,2φ12.5×20.5m圆仓,3φ12.5×25m圆仓,1φ7×25m圆仓

产污环节:水泥仓和原料仓运送过程产生的粉尘。

5)水泥包装及成品发运

包装车间设置3台双嘴固定式包装机,袋装水泥经胶带输送机直接装车,每个装车口安装一个可移动式集气罩,将无组织粉尘收集后进入袋式除尘器。

产污环节:本工序产生的污染主要为包装粉尘。

 

 

 

 

 

 

 

3 环境风险评

3.1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则主要为原材料及辅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本项目为水泥粉磨站项目,生产原料为熟料、粉煤灰、石灰石、石膏和微粉,产品三种通用水泥(P.S.A.42.5R水泥、P.O42.5水泥、P.S.B.32.5水泥),均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规定的风险物质,本项目不涉及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火灾等风险。主要风险为收尘设施损坏时产生的粉尘扩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经计算Q1,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当Q<1< span="">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因此,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环境风险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详见《济南卧虎山建材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3.2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

根据生产工艺过程所使用、储存物质的火灾爆炸及毒性、物质的危险性类别、重大危险源识别、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和相关公用工程危险性识别,企业环境风险源识别结果见表3-1

3-1  风险事故原因分析表

序号

系统名称

设施风险

风险类型

污染物名称

危害后果

1

废气处理设施

设施故障

废气不达标排放

颗粒物

危害人体,污染大气

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阻断环境风险源,防止次生事故。出现重大危险情况,应对人员紧急疏散。

 

4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处置,企业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总指挥部、各应急救援组构成。

启动环境应急预案时,应急领导小组转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为副指挥,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厂区其他职工为成员。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司相关部门的应急救援人员组成,各部门负责组建、管理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时,总指挥部即行使职权,指挥全部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本项目应急组织体系具体如下:





4-1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图

4.2 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总经理高登璐任组长(总指挥),副总经理胡宝东、马玉永为副组长(副总指挥),下设抢险抢修组、技术控制组、安全保卫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联络组、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组。进入现场后,各组受总指挥的指挥。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相应的负责人员,日常情况下,对公司员工进行应急事件的培训、演练。

4.2.1 应急指挥部

1、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名单

 长:高登璐(总经理)         电话:18653120901

副组长:胡宝东                   电话:18678816397

副组长:王乐进                   电话:13153012554

成员:由厂长、车间主任、后勤主管、办公室主任等组成。

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靠前指挥,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即为总指挥,迅速组织协调各应急工作小组,投入抢险救援。

指挥权限:当总指挥不在岗位时,按照副总指挥、成员的排列顺序,到达现场的最高领导为应急组织的总指挥,当排序在前的领导到达时,现场指挥者立即汇报情况,移交指挥权。

2、职责

1)总指挥职责

接受政府应急救援部指挥,请示落实指令;

审定并签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

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和技术人员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求援或配合地方政府应急工作;

审定并签发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报告;

审查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

审批落实事故应急救援费用。

2)副总指挥职责

协调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3)应急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习。

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物资和装备的购置。

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

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4.2.2 应急救援小组

4-2 应急救援小组分工与职责

总指挥

高登璐(18653120901

日常岗位

总经理

突发事件应急职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日常应急职责:组织指挥全公司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及应急培训

副总指挥

胡宝东、王乐进

日常岗位

副总经理

突发事件应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日常应急职责: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应急救援小组分工及职责

组长

成员

日常岗位

应急救援职责

日常职责

抢修抢险组

胡宝东

胡宝东

18678816397

王乐进

13153012554

副总经理

负责组织施工抢修队伍,对损坏的设备、设施全面抢修,并提供现场临时用电。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停止设备运行,突击检修故障布袋,检查泄露点,更换布袋。

根据现场情况,对厂区内布袋除尘器进行例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抢修;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做好维修检查记录。

技术控制组

张成泉

张成泉

13406973150

支应山

13021700384

车间副主任/技术安全生产部

通晓设备运行原理与构造。即使发现和解决设备运行或保养中出现的问题,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有权强制中断设备运行,并及时报告站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尽快排除故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设备保养方法和制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不断学习职业技术知识,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技术水平,提高专业素质,并有责任协助总检师和技术负责人搞好本企业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本企业检测人员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与要领,提高本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及设备运行原理及构造的学习,不断钻研学习,提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物资保障组

程大龙

程大龙

13031707875

张明

13031749185

后勤主管/炊事长

负责抢险抢修、个体防护等物资和工具的供应、发放和运输,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等。

日常工作中,做好应急物资的使用及购买台账,保证抢修抢险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的供应。

安全保卫组

胡宝东

陈允福

18678816397

张新顺

15965647162

副总经理/安保部长

负责组织现场警戒隔离,现场治安,督察管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指导群众疏散任务,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组织人员向上风向疏散。

加强厂区管理及巡逻;加强应急物资的管理及使用;严格监督外来人员及工作人员,不准在厂区内吸烟。

通讯联络组

胡宝东

李加玲

15254135289

孙玉燕

13075350851

副总

经理/

安保

部长

负责各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通报、报告与联络电话的定期公告和更新。保障紧急事故响应时的通讯联络,定期核准对外联络电话;负责通知公司有关部门人员及政府相关单位,并视情况需要通知附近住户、企业做适当警戒及疏散。

不断更新周边企业、村庄及相关环境受体联系方式,不断更新及检查应急联络物资是否齐全及正常使用。

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组

高连壮

高连壮

18678816397

马玉永

18363009666

副总

经理/

化验

主任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加强平时的演练及培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4.2.3岗位应急人员通则

1)在岗人员平时应认真操作,熟悉工作环境,掌握特种设备使用常识,以便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中,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事故发生时立即将事故情况迅速向上级部门汇报。

2)当车间值班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组织处理事故和人员救护。

3)事故发生后,维修人员要及时携带工具、防护用品、材料,进入事故点抢修。

4)车间管理人员、主管领导负责指挥事故,若其人不在,其他管理人员要临时负责组织和参加事故抢险和人员救护。

5)车间其他人员有义务参加事故抢救和人员救护。

6)未尽职责者,公司将从严处理。

4.3 应急组织体系职责

4.3.1 救援实施方案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由事故发生地人员向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收到信号后应急救援小组迅速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向上级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按总指挥命令向外发出救援请求。

4.3.2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组织环境污染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4.3.3组织体系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4.4 外部指挥与协调

企业与市中区政府、环境保护局之间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统筹配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和物资,共享区域应急资源,提高了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外部可以请救援助的应急队伍及联系方式见表4-3

4-3 外部机构联系电话

序号

单位

联系电话

1

市中区环保局

0531-82746577

2

市中区公安局

0531-86900041

3

市中区消防局

0531-87937757

4

市中区人民医院

0531-82569274

5

市中区卫生局

0531-82078304

6

市中区气象局

0531-82792305

7

市中区安监局

0531-82078625

8

市中区交警大队

0531-86051658

9

市中区经贸局

0531-82078316

10

市中区质监局

0531-82568888

11

市中区电业局

0531-89022000

12

市中区热电公司

0531-67812319

13

市中区水务公司

0531-87192857

当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必要时可请求市中区政府、环境保护局协助救援。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及时向政府进行报告,要在突发环境事件从发现事件后1h内上报,主要内容: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在上级应急指挥人员未到达前,仍按照内部指挥关系进行应急行动并做好先期的应急处置工作。当上级指挥人员到达后立即移交指挥权并报告事件的具体情况,服从上级指挥人员的应急指令,做到统一领导、协同合作、高效联动。总指挥在查清有关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后续发展情况后进行实时续报,续报可采用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基础上报告确切数据、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编写处理结果报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危害和间接的危害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并上报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5 预防与预警机制

企业应加强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目标监控,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5.1 预防

5.1.1指导原则

1)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管理层、员工及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以抓好设备检修、维护、运行管理为手段,保证环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开展废气监测工作,将有组织排放废气(颗粒物)等污染物达标排放做为环境保护管理重点;

4)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风险事件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5.1.2 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对环境风险源的安全状态进行全面监控,以及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落实,同时针对环境风险源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环境风险源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定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2)对环境风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纪录;

3)贯彻执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技术标准,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监控管理水平,提高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稳定性;

4)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规作业;在环境风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5)监控过程中发现隐患,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风险程度建立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5.2 监控

5.2.1监控方式、方法

建立企业、生产车间、班组三级负责的监控方法,坚持公司月检查、生产车间周检查、班组日检查,对关键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切断装置的状态进行监控。

日常按巡检记录表、维修项目记录表、设备启动记录和安全检查记录表、动态检查表等详细的监控检查清单,对主要环境风险源和末端治理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定期维护。对于特种设备、设施、安全附件执行定期检查制度。

5.2.2监控措施

企业环境风险源监控方式以技术监控为主,人工监控为辅。对已采用仪器仪表等技术监控措施的,24h监控运行参数;对不具备技术监控手段的风险源,进行三级人工负责监控,定期巡视、检查、确认,及时发现隐患。

各袋式除尘器具有联动报警装置,当除尘器出现损坏时报警器报警且相关设备停止运行。

5.3 预警

5.3.1 预警分级

依据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本预案预警分为较大和一般。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较大预警

较大预警为已发生除尘器大量损坏,粉尘大面积扩散到周边社区、企业;造成的泄漏公司已无能力进行控制,在极短时间内可处置控制,未对周边企业、社区产生影响的事故。

现场人员向生产班长报告,由生产班长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公司应急指挥部宣布启动预案;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可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进行救援。各职能小组5分钟内做好应急准备。

2)一般预警

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将会导致粉尘扩散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现场发现存在有粉尘扩散的现象;

其他异常现象。

5.3.2 预警行动

通过对环境风险源和生产系统各环节的巡检、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以及相关监测、监控和评估,发现各项生产指标、参数及状态偏离正常值,某一区域某项指标超出正常值时,发现人员应及时报告班长、车间主任(夜间应通知值班领导),车间主任报告公司,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立即进行研究分析,采取调整措施,并派相关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实际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确实存在,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及时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告,指挥部发出环境风险预警。

1)发布预警公告;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包括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由指挥部负责,利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警报、对讲机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也可通过逐级下达,通过喊话等方式均可。

现场或其他人员(第一发现人)发现某处作业地点发生事故时,立即向值班负责人(值班长、车间主管/经理)报告,联系不上时可通过手机,直接向应急指挥部,由指挥部应急办公室转报总指挥,总指挥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并根据事故预警级别决定发布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预案。

2)车间立刻停止作业,协助应急抢险组进行抢险;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员;

4)指令各应急工作小组进入应急准备状态,环境监测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5)充分准备环境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应急工作。当预警风险状态消除,应急指挥部宣布解除预警。

5.3.3 预警发布

发生火灾、粉尘扩散和重(特)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等事故,在1h内,按事故类别向环保局、公安消防、安监局等部门报告,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上报,由总指挥或指令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派员向政府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突发环境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拨打电话12369

1、内部报告程序

最早发现事故者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或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在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态发展向公司调度室、经理及应急指挥部报告。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

2)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

3)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2、外部报告程序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向相邻协助单位通报,在1h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

1)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置、设备;

2)事故伤亡情况、严重程度,有无被困人员;

3)已采取的相关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

4)事故可能的原因、影响范围和事态发展趋势;

5)警示事项和咨询电话。

5.3.4 预警调整与解除

根据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对预警级别进行调整,应急办公室接到上级管理部门解除和调整预警信息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解除或调整预警级别;预警的调整、解除与预警发布的主体及程序保持一致。

上述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指挥部总指挥宣布解除预警。

 

 

 

 

 

 

 

 

 

 

 

 

 

 

 

 

 

 

6 应急响应及处置

6.1 应急响应

6.1.1响应分级

一般环境事件:进行班组内部响应,现场人员直接进行应急处理,现场负责人为预防办公室主任。

较大环境事件:进行车间内部响应,环境监测小组和应急救援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现场负责人为预防办公室主任,启动现场处置预案。

6.1.2响应程序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1一般响应程序过程

根据严重的程度,上报区、市相关部门,由上级部门决定启动相关应急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时,移交政府指挥部人员指挥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2较大响应程序过程

发生二级突发环境事件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通知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观察现场后,立即上报企业领导,并告知具体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值班人拉响警铃通知全厂人员,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同时通知周边企业,启动周边企业相应的应急救援响应。

6.1.3与区域联动

结合市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项目设立公司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环境应急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做好事故报警、报告、通报情况和邻近居民的安置工作;

负责灭火、治安、警戒、疏散人员和联络通讯工作的指挥;

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和生活必需品的组织;

加强公共宣传,有重点的将环境污染事故安全教育、防护知识宣传等内容纳入宣教工作当中;

有效配合市中区的应急演习。

发生事故时应即时与市中区政府应急办联系。

紧急情况下,通知附近单位,进行物资、人员、设备支援。

当项目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市中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当发生或确认即将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根据市中区应急响应程序,如周边村庄接到应急撤离通知或者其他响应程序,村委会应组织人员通知业主及巡查等。

6.1.4 应急结束

1)应急终止的条件

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指挥部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2)应急终止程序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终止后续工作

应急终止后需进行事故后处理工作,继续对现场环境进行跟踪监测,现场生产恢复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评估。

5)应急总结和事故应急评估

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编写应急总结和事故应急评估工作:

事件情况,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波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生初步原因;

应急处置过程;

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

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对预案的修改建议。

6.2 应急措施

6.2.1污染源控制

6.2.1.1污染源控制原则

先关停,后消灭。针对袋式除尘器损坏导致粉尘超标排放,应首先将相关设备关停,然后通过洒水降尘降低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事件发生后,环境监测组对厂区、周围敏感目标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及时、准确地确定超标的项目及超标量,立即向组长汇报检测结果。

6.3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6.3.1安全防护

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处置环境污染事故时个人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呼吸保护,二是服装防护亦称皮肤保护。呼吸保护和服装防护的级别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监护措施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以互相监护为主,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进行救护处理。

3)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事故状态下各部门逃生人员根据引导人员的指引下沿上风向分片、分区沿着主干道进行逃生,逃生人员应互相照应,特别注意保护老、弱、病、残等人员的疏散。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风向的变化。

6.3.2撤离方案

6.3.2.1撤离条件

1、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件现场再报告:

1)事件已经失控;

2)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

3)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及到自身生命安全。

2、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1)事件已经失控;

2)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

3)危及到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其它情况;

4)应急响应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必须撤离。

6.3.2.2撤离方法

现场出现以下状态时全体人员应迅速撤离:

1、在设备发生爆炸产生飞片,出现容器的碎片时,身体要保持低姿态,保护好头部迅速撤离;

2、粉尘无法控制并蔓延到厂区的其他位置,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上(侧)风向撤离;

6.3.2.3撤离前的注意事项

撤离前要做到:

1、各相关的设备尽可能关闭;

2、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选择撤离路线和备选路线,及时撤离;

3、迅速撤离,切忌贪恋财物,重返危险境地;

4、防护自身,注意避险,如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免被推倒在地。

6.3.2.4撤离要求

生产人员撤离前,应确认工艺状态情况,必要时应将设备全部断电;撤离时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撤离过程中,由总指挥派专人对抢险救援人员随时清点,确保全部安全撤离。

事故现场人员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当班组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向厂长或值班领导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非处理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由事故单位负责报警,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到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向事故分管负责人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周边区域的单位和居民撤离

当事故危及周边单位、居民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发送警报,政府通知周边人员疏散。安全保卫组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在向政府发送警报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方法中应明确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

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

事故厂区的道路疏导由安全保卫组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设置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导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的方向。事故波及厂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6.3.2.5撤离路线

撤离时应按撤离示意图所示,沿向上(侧)风向和箭头指示方向撤离至安全地带。

6.3.2.6临时安置地点

临时安置场所:附近村庄。

6.3.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1)应急救援调度

指挥部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救援队伍和市中区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应急机构接到事故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坚决、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果断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技术控制组会同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应急指挥部决策参考。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

发生环境事故的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

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6.3.3控制事件扩大的措施

事件发生后,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段控制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把握机会将事件掌握在初起阶段,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救援方案;严格按照预案演练过程中的方案执行;能积极从容应对突发因素;掌握准确的第一手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全员积极配合,齐心协力,有科学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隐瞒,不弄虚作假;事前的严格管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勇于奉献的精神;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和积极配合。

6.3.4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如发现事故有扩大的可能性,应急救援人员必须立即从事故现场撤离,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由指挥部实施紧急措施。由应急指挥上报市中区应急指挥机构,请市中区应急指挥中心准备或批准启动市中区应急指挥程序。

当突发事件的事态进一步扩大,预计单靠市中区应急中心现有应急资源和人力难以实施有效处置时,应及时向上级发出请求救援信息。请求救援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发展态势、事故地点气象条件,请求援助的人员、物资数量、到达的时间、地点、开进线路,联系方式、协同办法等。

6.3.5社会支援

公司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件,在本单位抢险救援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机社会安全时,指挥领导小组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负责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6-1  救援联系单位及电话

相关单位

市中区消防局

0531-87937757

市中区人民医院

0531-82569274

市中区公安局

0531-86900041

市中区环保局

0531-82746577

市中区安监局

0531-82078625

市中区政府办公室

0531-82078304

市中区质监局

0531-82568888

市中区环境监察大队

0531-82746546

6.4 应急监测

第一时间联络外部监测单位对受影响的大气颗粒物进行及时监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协助监测站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环境监测组应积极配合监测人员进行现场采样。

6.5 信息报告与处理

当事故发生后,根据公司预案要求,及时把信息向应急指挥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报告,应急指挥人员根据事件情况及时汇报、处置,避免事件扩大。

6.5.1单位内部信息报告

企业应急救援24小时报警电话:18678816397

报警程序:当确认发生较大或重大环境事件时,应立即报警,报告事故所在区域,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以利于及时组织其他应急救援部门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接报人员应做好接报记录并向上级报告,接报内容主要包括:

1)内部报告基本内容

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

事故类型:粉尘泄露等;

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

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2)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

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置、设备;

事故类型:粉尘泄露等;

事故伤亡情况、严重程度,有无被困人员;

已采取的相关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

事故可能的原因、影响范围和事态发展趋势;

警示事项和咨询电话。

3)粉尘泄露报警基本内容

单位名称、地址;

事故发生地点、物质与面积;

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

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待接警人挂电话后才搁电话;

报警时应使用普通话。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市中区公安消防、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报告。应急指挥部接报后确认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由总指挥负责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若总指挥不在,有副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6.5.2环境事件信息上报

出现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级响应,应急指挥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拨打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电话12369,并在1h内向市中区人民政府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事故信息,随时报告事故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6.5.3 向周边友邻单位通报

突发环境事件后,为了让社会了解客观事实真相,防止不利于公司和社会安定的谣言和信息产生、流传,应立即开展信息搜集工作,并及时向章丘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由区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发布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6.6 应急终止

6.6.1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件、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事件、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而无复发可能。

3、事件、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事件可能引起的长期后果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6.6.2应急终止的程序

1、前方指挥所确认终止时机,或由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应急总指挥部批准。

2、前指接到应急指挥部的应急终止通知后,向所属各应急分队下达应急终止通知。

3、前指组织指挥对遭受污染的应急装备器材实施消毒去污处理,组织指挥人员撤离。

4、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指挥部应根据环保局或上级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自然过程或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6.6.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对现场暴露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的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清洁;

2、全面检查和维护生产设施设备,清点救援物资消耗并及时补充,维护保养补充应急设备、设施和仪器;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4、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编制环境事故总结报告,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于应急终止后15日内,将事故总结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5、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6、对于应急终止后环境影响要定期监测,最少在一年内委托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对污染物特征因子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对潜在的长时间内难以消除的危害进行监测,评估其危害周期和影响范围。

 

 

 

 

 

 

 

 

 

 

 

 

7 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

7.1.1善后处理措施

1、信息发布

各部门及时将事件的进展情况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各种应急救援信息的发布,当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途径宣布应急结束。所有发布的信息应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2、后期处置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本公司或上级部门负责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救治、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尽快消除事件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3、资料保存

将事件处理过程中视频资料、实物、事件发生前后的操作记录以及有价值的线索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以备后用。

4灾后安置和赔偿

对于受灾人员有公司办公室统一进行安置,对于受伤人员除应得的工伤社会保险外,公司还将按照受害者的受伤程度给予受害者和死亡者家属一次性赔偿。对重伤者和死亡者家属按以下原则进行赔偿:

1)过错责任赔偿原则。根据受害者和公司在事件中的责任大小进行赔偿。

2)伤害程度原则。根据受害者在事件中受到伤害的程度进行赔偿。

3)一次性给付赔偿原则。按照当地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平均收入为基数计算赔偿数额并以此性给付。

4)多重赔偿同时实施原则。事件受害者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得到工伤补偿外,公司还将向受到事件伤害的受害者或家属赔付赔偿金。

7.1.2事件现场保护措施

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尽可能的对事件现场进行保护,避免非工作人员破坏事件现场,影响正常生产恢复,以利于事件原因的调查和事件责任的落实。要做好以下二点:

1、在事件地点或事件原因未完全确定以前,事件现场不能破坏或废除,也不准对无关人员开放,以保证获得正确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对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

2、凡与事件有关的物体、痕迹和现场状况都不得破坏、移动或清洗。为抢救受伤人员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对事件现场按原状做好标记。发生重大伤亡事件的现场,须经事件调查组同意,才能予以清理。

7.1.3事件现场净化

1、现场净化的方式、方法

1)车间负责人安排人员对事件区进行清理,原则上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清理,轻拿轻放,不准出现推拉、硬拽、磕碰、摩擦等危险举动。

2)清理过程中注意衍生事件隐患,发现可疑现象立即停止清理并及时上报。

3)各人员重点加强对泄漏部位或防火部位的监控,对可能引发泄漏或火灾事件的信息应及时警戒并向上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4)各疏散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5)作业前,车间负责人及安全环保科负责人要对员工进行安全作业宣讲。

2、现场清理组织

清理措施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后,由事件车间主管领导负责组织本车间人员及消防组、抢救救灾组参与进行现场净化,应急领导组监督落实。

7.1.4环境恢复与重建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结束后,要抓紧时间查明事故中受损设备、装置、厂房等,购置新设备,对厂房进行整修。保证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

对环境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并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植被的污染,并对受污染范围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达到正常指标,对事故产生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继续回用,若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恢复建议。将根据专家建议,要积极配合当地相关部门完成恢复重建工程。

7.2 调查与评估

1)事件发生后,应根据事件的级别及时成立事件调查小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并存档。

2)事件调查小组应积极配合上级事件调查组开展事件调查工作,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阻挠。

3)事件调查清楚后,事件调查小组应及时写出事件调查报告上报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4)根据事件调查报告,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按照事件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抢救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并就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6)事件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件调查报告对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和事件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

 

 

 

 

 

 

 

 

 

 

 

 

 

 

 

 

 

 

 

 

8 应急保障

8.1 应急装备、设施检查与维护措施

公司应配备足够的应急装备、设施等,应至少具备灭火器、广播喇叭、急救箱、安全警示牌、绝缘手套、消防沙、防毒面具、警戒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应急照明灯、防护服等上述几种应急装备、设施。应急装备、设施做好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应做到:

1、应急装备、设施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

2、每周应对应急装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每半年应对应急装备、设施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应及时充填。

8.2 应急队伍保障

应急队伍加强应急训练和演习,保证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完成总指挥部交给的抢救任务。应急办公室定期组织各单位兼职救援人员加强训练,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抢救抢险队伍,积极参与事故抢救。

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厂区负责人直接领导,下设技术控制组、抢修抢险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联络组、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组等6个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小组,并公布且及时更新应急队伍的联系方式。

各部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指挥部的命令,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遵守纪律,不得推诿扯皮,对抢救中出现失误的部门或不服从指挥、推诿扯皮、临阵脱逃的人员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用物资制度,保证企业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过程中有充足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环境污染处置所需药剂、通讯装备、运输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及各种专用设备等。各单位的抢救物资、技术装备要按规定配齐配足,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按规定及时进行更新,不得随意挪用。

各单位在接到援救电话后,要迅速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按应急总指挥部要求将所需的物资、设备等,按指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

当应急物资、设备不能满足应急救援现场供应时,应立即联系相关供应商,迅速调配各种应急物资以及排水、供电等机电设备、设施,进行抢险救灾。

 

8-1 企业现有应急救援设备一览表

应急救援物资

序号

名称

主要用途

配备

保管人

1

头盔

头部与颈部的安全防护

80

贾贻清

2

防尘口罩

粉尘防护

80

3

安全腰带

作业和逃生自救

60

4

照明灯

现场照明

60

5

对讲机

现场通话

30

6

强力探照灯

大范围照明

2

7

应急医药箱

现场救治

2

应急救援车辆

 

序号

名称

主要用途

配备

张明

1

40装载机

现场抢险

1

2

50装载机

现场抢险

1

3

大众轿车

现场指挥

1

4

10吨货车

现场清运

1

5

Mpv商务车

现场人员运送

1

8.4 应急资金保障

企业设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项经费,由应急指挥部按照经费的适用范围监督管理。突发环境事件的物质购置、演练、救援等所需经费由应急办公室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出相应的经费预算,向应急指挥部申请,经总指挥批准后拨款,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支出。财务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应急救援演习和应急人员培训等费用,确保应急费用专款专用。

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于公司安全环保投入专门账户,安全环保投入资金按规定提取,由财务部按月提取,并自觉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

应急专项经费用于:

完善、改造和维护突发环境事件预防设施、设备支出(不含环保保护三同时的设施等投资和维护费用),包括环境监测、防腐、防渗漏、事故应急池等;

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装置等应急物质储备的支出;

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药品的支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宣教和培训支出;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现场的应急行动支出,包括应急物资补给、事故设备的修复等;

突发环境事件善后处置支出,包括伤亡人员的救护、抚恤等;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行动的参与人员酬劳、补贴、奖励等支出;

其他与突发环境事件直接相关的支出。

8.5 交通运输保障

必须保证24h有值班车辆,随时听从应急指挥部调配、使用,根据地面交通情况必要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协调当地政府、公安、交警、环保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道路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特殊通道,确保应急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8.6 技术保障

应急指挥部必要时可邀请有关环境保护专家开展环境安全科研调研,加强环境安全预防、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技术能力。各加工部应在平时应加强技术储备与保障管理工作,建立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与专家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决策重大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方案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8.7 通信与信息保障

重视通讯与信息传递机构的建设,加强人员的培训及装备的升级换代,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处置过程中和重建中的信息畅通。

应急总指挥部成员要配备完好的通讯工具,并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指定地点。各车间所有作业场所和必要地点都必须装有通往应急办公室的电话,并且要保证畅通无阻。

应急办公室要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到中心所属各单。

为便于突发情况快速处理及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信息传递快速、准确、可靠,通讯畅通,公司配备了无线对讲机、内部有线电话,保证24小时内畅通。平时各部门、车间负责维护、保养,确保通讯器材始终处于备用状态,保证有效使用。

重大事故发生时,及时向外部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并及时通知周边单位,报警电话:

急救  120  公安  110 消防  119  交通事故  122  市中区人民医院 120(转)   

市中区安监局 0531-82078625      市中区环保局 0531-82746577

市中区质监局 0531-82568888      市中区政府应急办 0531-82078304


9 宣传、培训与演习

9.1 宣传教育

为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故能力,公司通过广播、彩页、宣传栏、公司培训等形式,对本公司职工及工厂周边群众进行危险特性、基本防护、火灾涉及范围、撤离方法等知识的传播。宣传内容包括:

l、厂内生产中存在的可燃品的特性、健康危害、防护知识等。

2、厂内可能发生可燃品事故的知识、导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周边人员进行转移疏散;

3、人员转移、疏散的原则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项;

4、对因事故而导致的污染和伤害的处理方法:

1)公司应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进行培训、考核并建立档案;

2)本预案应根据本公司的生产、改造的变化进行补充、调整和完善。

9.2 培训

为提高应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企业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应急救援培训。应急培训意在锻炼和提高队伍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情况下能够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提高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根据预案实施情况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员工与公众进行法律法规、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与培训,同时做好记录和培训评估。

应急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见表9-1

9-1  应急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序号

培训对象

内容

培训内容

应急管理人员

1)危险重点部分的分布与事故风险;

2)事故报警与报告程序、方式;

3)火灾、泄漏的抢险处置措施;

4)各种应急设备设施及防护用品的使用;

5)应急疏散程序与事故现场的保护;

6)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

应急人员

1)可能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

2)事故报警与报告;

3)疏散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

4)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

培训方式

全体人员

培训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定期开设培训班、上课、事故讲座、广播、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利用厂区内的黑板报和墙报等,使教育培训形象生动。

培训要求

全体人员

针对性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及承担的应急责任不同,对不同的人员予以不同的培训内容;

对敏感点区域范围内居民采用发安全知识传单、安全知识手册、环保手册等,进行安全和环保知识宣传,在传单和手册中可包含用电安全、急救知识、防环境污染事故常识等安全和环保知识,这样既能起到教育作用,又不至于引起人们的过激反应。

9.3 演习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定期组织针对重大化学事故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演习。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危险目标发生火灾事故处置模拟演练。

1、演习目的

验证预案的可行性,检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应急能力,专业队伍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的适应性及他们之间相互支援及协调程度,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修正预案提供实际资料。

2、演习分类

应急演习,一般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场演习两种。

室内演习又称组织指挥协调演习,主要由指挥部的领导和指挥、通讯、生产调度等部门以及救援专业队负责人组成的指挥系统。按演习的目的和要求,以室内组织指挥的形式将各级救援力量组织起来,实施应急救援任务。

现场演习即事故模拟实地演习。根据消防要求进行义务急救队员与义务消防队员演习、抢险专业队伍的演习和综合演习三种。

1)义务急救队员与义务消防队员演习。检验消防车出车速度、各队员对安全消防器材使用熟练程度、队员体力情况、队员间相互协调程度。

2)专业抢险队伍的演习。检验抢险专业队伍的召集速度、对事故目标地的熟悉程度、基本事故处理掌握情况、器材设备使用配合熟练程度、队伍间相互协调程度。

3)综合演习。对于具有火灾、爆炸等事故的综合演习,主要演习公司应急救援方案整体运作程序,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能力,报警程序、联系方式,防护器材调配使用,火灾的控制,火灾及爆炸区域防爆保护,阀门关闭,中毒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现场急救及送医就治,危险物质扩散区域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判断和人员疏散、撤离及安全警戒区的设立,生产调度平衡等。

各专业队伍在演习时,遵照先易后难、先单队后联合进行演习,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技能和指挥水平。

3、演习要求

演习的计划必须细致周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把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和应该配备的器材组成统一的整体。使各专业队人员熟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4、总结讲评

每次演习结束后应及时总结讲评演习,从中积累经验,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预案。重点讲评的内容有:演习项目设计的合理,演习的准确情况,指挥系统的一致性。预案有关程序内容的适应性,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匹配程度,各专业队相互协调协助能力,救援人员技能等。

9.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9.4.1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处置措施

发现事故后当班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并随时保持联系,排查事故主要原因,相关人员到场后协助处理,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使用备用设备;没有备用设备的,应组织设备维修人员,根据废气治理设施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好设备维修及更新配件工作。确保损坏的设备尽快修复,同时损坏期间停止工段生产,不得超标排放。

一旦发现颗粒物等超标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待废气处理设施恢复正常运行时再恢复生产。


10 责任与奖惩

10.1 责任

突发环境事故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认真履行环境法律、法规,而引发环境事件的;

2、不按照规定制定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

3、不按规定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

4、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在事件应急响应是临阵脱逃的;

5、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

6、阻碍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救援秩序的;

8、有其它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

10.2 奖惩

公司每年针对应急预案演习、培训、预案完善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

1)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做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实行年底奖励。对预案执行不好的个人和单位提出批评。

2)对公司级演习和车间级演习进行总结评比,对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金奖励。对演习准备和配合及实施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金处罚,根据评比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及处罚。

3)对应急救预案培训实施单位年底进行评比,对培训工作做出贡献和成绩突出者进行现金奖励。对培训工作敷衍了事者给予批评。

4)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抢排险事故或抢救人员有功的、使国家企业人身财产安全减少或免受损失的、对应急主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不按规定执行预案的、拒绝履行应急救援任务的、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贻误救援工作的、不服从指挥临阵脱逃的、盗窃挪用应急救援物资的、散步谣言的、其他危及应急救援的进行处罚,违反刑法的按刑法处理。


11 预案管理

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完善和资料管理工作。预案的修订每三年进行一次。

本公司将根据如下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后根据评审要求进行修改。

1、当公司生产经营单位、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当公司内所用原料、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3、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4、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12 附则

12.1 名词术语和定义

12.1.1 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12.1.2环境保护目标

企业周边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

12.1.3危险物质

指能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等危险的一种物质或者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

12.1.4环境污染事件与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不可抗力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12.1.5应急预案

针对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12.1.6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2.1.7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2.1.8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12.2 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应报市中区环境保护局备案。

13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交通管制图

3、应急疏散图

4、主要风险源分布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80万)

 

 

 

 

 

 

 

 

 

 

 


附图2  交通管制图

 

 


附图3  应急疏散图

 

 

 


附图4 主要风险源分布图

 

 

 

上一篇: 联系我们

下一篇: 环境检测报告